close

  人生七十古來稀;在過去醫藥不發達的年代,確然如此;時序推移,在這個由科技領軍的如今,想要年屆七十,並非什麼難事,但要如何在年老之後,能活得健康,卻是不易。
  
  每天早上,我們都可以在住家附近的一些小公園,看到許多老人家,在裡面散步、打拳…等運動。像這樣年過半百,還能自由的走動,以我這樣年齡層的人看來,委實不能領略箇中幸福;但也許只要反觀自己家中的長輩,再回頭看看那些老人,會真的覺得他們幸福多了。
  
  猶記是九年前,我的舅舅,也是我外婆唯一的兒子,因肝病猝逝,自此之後,外婆便日漸消沉,不巧的是,數年後恰好有九二一地震!或許是過度驚嚇,外婆卻就此失智。
  
  鎮日躺臥在床榻,只是睡,有時醒了,也不願意進食,沒多久,便又沉沉睡去。本來還有舅媽照顧,但是舅舅一家,雖然平時就時常留在外婆家,然而他們本來就不是與外公外婆同住,也有自己的家要照顧;為此,我母親的幾個姊妹,便集資聘請了外勞來照顧外婆,同時也照顧外公。
  
  看到這裡,也許會覺得奇怪,為何我不提外公呢?那是因為外公雖然將近九十五歲,但神智依舊清楚,只是人老了,難免行動遲緩;相較於外公,外婆的情形便嚴重得多了。
  
  許多次,陪著父母親回鄉下探望老人家,媽媽都會要我先到外婆床前,看她醒來了沒,如果醒了,就問問她,記不記得我是誰;事實上,縱使媽媽沒這麼吩咐,我也會這麼做的。
  
  在很小的時候,媽媽懷了弟弟,當時家裡沒有多的人力心力,來照顧我,便將我寄在外婆家,直到弟弟出世;在那個當下,除了還待字閨中的六阿姨,最照顧我的人,就是外婆。哄我吃飯、哄我睡覺,說得粗俗一點,幾乎把屎把尿的工作,都是外婆一手包辦的。
  
  大人總以為我沒有那個印象,因為那時我才兩歲。其實我甚至記得那時的某齣電視劇的男主角,是蕭大陸(不過劇名是什麼,我倒是真的不記得了)!
  
  有點偏題了;話說到我會自行到外婆的床前探視。早在外婆一開始變得失智失能之初,我每每問她:「阿嬤!還記得我是誰嗎?」外婆總會凝神注視著我,瞇著眼用力的思考,最後從口中吃力的吐出兩個音節:「小…強…!」這很令人開心,但想想又似乎理所當然,畢竟我是她照顧最久的外孫。
  
  誰知道,所謂的合理,並不見得能長久;近一兩年,我若是有空回鄉下,再問外婆同樣的問題,她的答案竟是虛弱的三個字:「哇啊哉!」更甚者,當外公走至榻前,也問外婆同樣的問題,外婆雖然沒有說出同樣的答案,卻是愣愣地說不出話來。
  
  我們都看得出來,外婆很努力的在回想,到底站在她面前的這個人是誰,為什麼如此熟悉,自己卻無法將他和回憶連結。我沒有哭,但看了心疼,而外公已經鼻酸落淚,我的媽媽和阿姨們,則早已泣不成聲。失智老人的案例,過去看得不少,就萬萬沒想到,居然會發生在自己的親人,而且是至親身上!
  
  或許我這樣有些不孝,但我確實從未問過媽媽,外婆究竟是怎麼了?可能是我不想、也不敢知道事實是什麼,只能在心底偷偷的揣測。而且隨著自己年歲的增長,我居然變得越來越不敢去面對外婆,似乎害怕看到時間在老人家身上鑿刻出來的痕跡吧!那真的是我的外婆嗎?我常這麼問自己…
  
  外婆失智如此,奶奶卻不然;從她年輕時,因為丈夫的不負責任,她便獨立扛起扶養我爸爸,以及五個叔伯姑姑的責任,簡直可以說是過去那個時代,社會底層女強人的模範。但女強人的壞處是:固執!
  
  由於過於獨立,奶奶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,認為沒有人比她更行了;的確,我很佩服奶奶,也對奶奶很感恩,假設她也像爺爺一般的不顧家,今天寫這篇網誌的人,也就不會是我了。
  
  也許不用說那麼遠,講我從外婆家回來後的事就好,因為當時小弟已經出生,媽媽忙著給他哺乳,奶奶便負責照看我;帶我去逛街、買東西給我吃,有時她去昔日親友處串門子,也會拉著我的小手,乘坐公車,將整個台南市走透透。在我而言,那都是相當有意思的回憶。
  
  只是和外婆一樣,奶奶也老了,不再像以前一樣,健步如飛!從前是奶奶牽著我跑,帶我趕公車,現在則是我扶著奶奶慢慢的走著,就怕一個不注意,害她跌倒摔傷。但這都只是小事情,何況我們作晚輩本來就該留心注意的;最大的問題,仍來自於她的固執。
  
  在前面說過,奶奶永遠相信自己是對的,即使時代不同了,觀念不一樣了,她對自己的能力還是深信不疑。年少時,甚或是中年時的奶奶,記憶力非常的好,若要說她可以媲美電腦,恐怕也不為過;但人老了,記憶衰退是難免的,只不過有時候,奶奶若是忘了關緊水龍頭,被我們發現,她會強辯,說絕不可能是她;強辯到最後,演變成了爭辯,甚至說是我們在誣賴她,然後氣呼呼的不理人。
  
  於是我們這些作兒孫的人,也只好莫可奈何,往後亦步亦趨的跟在老奶奶身後,替她注意應該小心,但可能被忘記的一切;只是這麼長此以往下來,真的很累!
  
  然而換個角度來想,從我的兩位至親身上,倒是讓我看到了一些值得去思考的事情。還記得電影《神鬼戰士》裡,曾說過,人無法決定死亡的方式,但我們可以決定面對死亡的態度;同樣的,只要是人,遲早都會老,就像死亡一樣,避不了、躲不掉;但面對年老的態度,就相對地顯得重要。
  
  奶奶不忌諱談老,更不怕談死,只是她不服老,認為我們這些兒孫做得來的事,她沒理由搞不定。有時候看醫生,之後去指定藥局拿藥,不過我們當下沒時間去幫她領藥,便告訴她等我們晚上回家後,再去拿藥;這時候老人家就會「當機立斷」,自行前往該藥局,跟藥劑師以及護士小姐閒聊她的老人經。
  
  我想,奶奶這麼做,一來是要證明,她還沒老,二來,也可以打發時間,不過卻有個小問題,那就是:這段路,她不是搭車去,而是用走的;雖然只有一、兩公里的路程,但事後我們不禁捏了把冷汗。要是她在路途中出了什麼事,那可怎麼辦?而這實在不能怪我們沒有善盡看護的職責,因為奶奶認為她不需要被照顧,而且也實在是家裡白天時,爸媽上班,我和弟弟則都在當兵;想要照顧,也無從照顧起啊!
  
  相較之下,外婆沒有服不服老的問題;她既不忌諱談老,亦不怕談死,畢竟她幾乎算是個「睡著了」的人;有時我會想,時常熟睡著的外婆,她在睡眠時,都做些什麼樣的夢,是她年輕時,與外公一同打拼的事,抑或是扶養舅舅、母親,與阿姨們,這些她的孩子,長大的心路歷程,甚至是孫兒孫女們承歡她膝下的情景…現在的她,知不知道自己越來越老了呢?正一步步朝著人生的盡頭前行呢?也許她並不會讓自己在夢裡思索這些,因為這是一個想了,會讓人覺得寂寥的問題;而老人家,都怕寂寞。
  
  此外,由於人在部隊裡的緣故,常常我會擔心這幾位尊長;說誇張一點,是擔憂他們的安危吧!這其實是自己的胡思亂想:懼怕在服役期間,接到遲早都會看到的,但任誰也不想見到的「訃聞」。事實上,我早有心理準備,關於老人家總會走到人生終程的心理準備;可是這種事的心理準備,好像不管再怎麼準備,都永遠不夠。
  
  或許不只是老人家恐懼「死亡」這件事;身為兒孫的人,也害怕面對長輩去世的事;縱使知道這一天總會到來,偏偏就是不曉得什麼時候會發生在自己家人身上。
  
  曾聽人家說過,往往老人家之中,若是有一位先逝,另一位的百年之日,可能也不遠矣!以外婆為例好了,假設是外公先她一步而去,外婆應該感觸不大,當然,就外婆的年紀來說,可能也相去不遠。但要是反過來呢?我不敢想像,這對外公的打擊會有多大!早先已經先遭受喪子之痛的他,能再承受喪妻之痛嗎?
  
  再說爺爺奶奶的事吧!由於以前的家庭問題,兩人雖未離婚,卻也分居六七十年之久;前一陣子姨婆(父親的二媽,也就是爺爺另一個妻子)因肺癌過世,也不見爺爺因此而有遭逢巨變的感覺;也許,只是也許,倘若有一天奶奶過世,爺爺應當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感觸吧!
  
  至於奶奶,說來也挺有意思,當初雖是她將爺爺趕出家門,但只要聽聞爺爺生病、住院的消息,即使時常裝作不在意,但擔憂之情仍是溢於言表。所以,如果爺爺真有個什麼萬一,我想呢,那就不會是很有意思的事了!

  突然想說個題外話:相信大家也都知道,目前台灣的人口正漸漸老化;除了人口外移,最大的原因是現在的年輕人,崇尚自由,不願意結婚,縱使結婚,也不想因為生兒育女,而被牽絆住;於是乎,新生兒漸少,但每個人都在逐漸變老,當我們不想不敢養育下一代的同時,更可能忽略了,我們還有長輩需要奉養照顧的事實!

  的確,少了子女的負擔,要奉養父母,甚或是祖父母,是容易得多了;但等有一天,我們也老了,誰來照顧我們?也許,積榖仍是為了防飢,但養兒卻已經不是為了防老!就算我們辛苦的照顧下一代,到頭來,仍可能成為社會版的頭條新聞:「某獨居老人病死後三天,才被鄰人發現陳屍床榻!」我們或可以因為這個理由,而不結婚生子,但現在的我們,卻絕不可以讓我們的長輩淪為新聞的頭條!

  雖然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」,照顧別人家的長者,要像照顧自己家裡的長輩一般尊敬,但在這個價值觀已經漸趨變相的社會裡,這句話已經不大適用了;因此,對於老人家的關心,我們應該當成像是在照顧未來的自己一樣,畢竟不會有人希望,在自己老了之後,過得清苦無依。

  只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忽略,甚至遺忘某種快樂:助人的快樂;然而我們不妨回想一下,有時我們在公車,或火車上,讓位予老弱婦孺時,雖然我們得多站好一會,但當對方對我們投以感謝的眼神,或是一聲誠摯的道謝,那時我們就會感到值得;並不是說,我們是為了對方的感恩,才蓄意讓位,而是因為我們的讓位,而能讓更需要這位子的人,得到休憩,免於疲累,那就是一種滿足!而那也便是助人的快樂!

  且先不奢望我們都能像一些志工團隊,例如門諾醫院團隊的人們一樣,能廣泛地做到照顧需要關懷的老年人,但最起碼,我們得要先能從照顧自己的親人做起。去了解他們需要什麼,知悉他們想要什麼,盡自己所能,陪伴他們人生的最後一段路,讓他們走得平安,走得順心。

  走筆至此,我想做最後的反思,關於我家的長輩。對於他們的狀況,我都清楚,然而,除了擔心他們的身體健康情形,也就只是擔心,似乎並沒有進一步真正的去關懷;我的意思是,像時常陪伴他們,跟他們談心,這樣的舉動!感覺上,他們與我還是有距離,不似父母與我之間,是生我育我的親人;好像,那其實是父母親,和他們的兄弟姊妹,才該去盡的義務,與孝道。

  真的是如此嗎?當然不是!沒有他們,也不會有我,光是念及這點,我就已經對他們無比的感謝了。只是我陪伴他們的時間,真的是太少了,總是有很多事纏身;或許外公外婆那邊,我不能常回去,但即便我休假回家,也常往外跑,很少留在家裡,陪奶奶聊聊天,即使我真的知道,她很希望我這個孫子能多跟她說說話。

  就從下次休假開始吧!不想要有遺憾,不要有那種「樹欲靜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」的遺憾!雖然我不是子,但我是他們的孫子,小時候最疼的孫子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phist Pheles 的頭像
    Mephist Pheles

    メフィスト フェレス

    Mephist Phe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